管理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管理研究>探索经纬

浅谈区块链技术在维修资金体系中的应用

作者:韩春雨单位:新乡市物业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日期:2019-12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相关部门及其负责领导同志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认定区块链将成为新的国家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区块链,构想区块链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但许多文章都跨过、甚至违背了区块链基本的技术和工作原理,单凭过度想像来虚构应用场景,把区块链吹嘘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本文将从区块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入手,探讨区块链技术在维修资金体系中的应用。

一、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一)区块链的概念

区块链的学名叫做“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是由现代密码学保护,并以串联方式衔接在一起的交易记录。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分布式同步记录的方式,将信息记录同时发布到每个网络节点中,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但只能添加信息,不能修改信息,从而形成某种可信的共识。

简单来说,区块链技术就是一套“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加密”是数学概念,“分布式”是网络概念,“记账技术”是金融概念,跨越三个学科,因此理解区块链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更好地解释区块链的概念和特性,我们举个形象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渔村,我和你都是这里的村民。一天我向你借了一筐鱼,双方约好还的时间和数量。为了防止互相赖账,需要把这事用可靠的方法记下来。传统的方式是请村里的权威人士(比如村长)见证并记录下来。这种记账方式就是传统的“中心式记账”,数据都保存在某个“中心”(比如村长家),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却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村长家被盗或失火,账本丢了或损毁了,或者村长故意偏袒某一方,私自篡改了账本信息,那可真是结果难料了。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将“我向你借了一筐鱼”这个事儿,通过大喇叭向全村进行广播,然后所有村民都把这事儿记到自己的账本上。而且不仅是你我之间的事儿被全体村民记下,其他人类似的事儿也都用这种方式被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如果谁想私自篡改信息,就得说服村里每一个人,改掉每个人手中的账本信息,这基本上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方式就是“分布式记账”,账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需要中间人或第三方来保障。这其实就是区块链的本质,建立了一个“不需要中间人的信用体系”。

(二)区块链的特性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区块链具有以下显著特性:

一是存证。区块链的工作原理保证了分布式存证的数据不可篡改,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在区块链这个“分布式账本”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叫时间戳。每个区块信息携带有产生的时间印记,一旦入链不可替换,保证了信息的唯一性。这些特点都使区块链中的信息具有了极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能够用于各领域的数据互通互信,也可用于取证。目前在司法审判领域已开如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电子证据验证等已实现技术落地。

二是溯源。区块链中的“链”,形象地体现了区块的结构,就像一个链条一样,首尾衔接,即典型的串联结构。而且利用上面提到的时间戳技术,最新的区块会被挂在主链的末尾,所有的区块按照这种方式依次进行串联。这就意味着可以顺着“链”进行信息的追溯,也就是说可以进行“跟踪”。例如我们买一件商品,利用区块链技术,这件商品从最初的原料来源、加工、中转直到我们购买都可以跟踪,源头都可追溯。显然,这对于药品、食品以及一些重要商品是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的。

三是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种机制,让系统可以在满足触发条件时自动地完成和执行合约的任务,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区块链具有的信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技术特性,保证了智能合约可以落地执行,这对许多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上面渔村的例子中,我如果到期没还你那筐鱼,区块链系统将自动将我们约定的补偿划转给你,不必再找村长他老人家去主持公道了。

二、区块链技术与维修资金的关系

房屋维修资金本质上是依附房屋而存在(房在钱在,房无钱退),所有权主体都是业主,但业主对维修资金的所有权和对房屋的所有权是有区别的。业主对合法拥有的房屋享有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即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房屋维修资金虽是业主交存,但物权法明确规定房屋维修资金属于特定范围内全体业主共有,维修资金的使用、续交等事务都需要全体业主参与管理和决策。这也就意味着业主对所交存的房屋维修资金没有单独处分权。广大业主之间既有一定独立性,也有必须存在的关联,逻辑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每个业主就是网络的一个节点。不难发现,这种业主形成的网络结构模式和区块链的网络模式存在许多契合点。

由于房屋维修资金体系建立在大量业主的共同关系基础上,也就意味着维修资金的各类信息都应尽量做到公开,尤其是记账信息记账在保证准确和安全的同时,需要公示给所有的业主知晓,以免引起争议和信任危机。目前各地房屋维修资金大多由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就是在用政府公信力作担保,避免争议,降低风险。但是维修资金制度所设计的长远趋势和最终结果是业主自管,而一旦业主自管,谁来管理,谁来记账,立即就会成为最敏感的焦点问题。如果采用“中心式记账”,就需要有一个具有公信力且稳定可靠的记账机构。但无论是业委会还是物业服务企业,都具有很大的变动性,管理人员甚至机构都无法保证长期稳定,账务安全将会成为最突出的难点问题。

而区块链的“存证”特性恰好能解决账务安全的问题。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分布式记账,为每个业主安装区块链账户客户端,所有账目同时记在每一个业主账本上,这就建立了一个“不需要中间人的信用体系”。所有记账信息共同存储、实时同步更新,任何单一节点都无法私自篡改,数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障。

区块链在房屋维修资金相关方面的应用还不仅仅是上面这一点,区块链的“溯源”特性在维修资金的使用方面也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维修资金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时,涉及故障鉴定、造价预算、比选招标、进料施工、验收直至后期质保等诸多因素和环节,还可能需要进行资金的分次拨付,这些环节中都存在影响质量和资金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特性,将每一步的数据都及时录入上链,可以跟踪上述全过程,并且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地追溯到相应的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拨付安全。

如果能够将维修资金的续筹、房屋过户后的账户更名等事务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功能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优化操作过程。只要满足了预设的触发条件,系统自动进行处理,无需人工干预。比如在维修资金的续筹上,如果业主事先进行了约定,并且设定了触发条件,维修资金余额一旦低于业主事先约定比例,就会触发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功能,自动从事先关联的账户中扣款进行维修资金的续筹。再如,将房屋产权系统和维修资金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联接,一旦发生了房屋过户行为,就会自动触发维修资金的账户更名操作,整个过程瞬间完成,会为业主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区块链技术与管理机构的关系

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都要优化办事方式,减化办事过程,减少群众跑腿次数,这都需要各部门间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但是,目前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还存在一定的壁垒,业务协同无法发挥最大效力。

而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因为其自身所具有工作原理和特性,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且能够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同步和共享,方便地实现多领域存证互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比如,同类证件各部门间不再重复提交,上下游部门的业务信息自动流转,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文件等。

维修资金管理业务与房地产市场监管、商品房预售、房屋测绘、不动产登记、房地产交易、物业管理等、财政部门、商业银行等多部门存在业务关联,如果能将相关各部门的信息系统通过区块链建立联盟链系统,经授权的数据可以跨部门、跨地域进行共享,就能最大限度地用“数据跑路”取代“人跑腿”,最终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其实,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金融和资金管理领域落地了许多完整高效的应用。就在今年9月,由蚂蚁金服金融科技携手华信永道打造的“联合缴存证明及失信惩戒云平台”登陆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积金缴存证明及黑名单的跨中心、跨地域共享,住房公积金行业第一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失信黑名单”,不仅实现了各公积金管理机构间的失信黑名单共享和联合惩戒,更能够防篡改、防抵赖、可溯源。房屋维修资金行业与住房公积金行业虽有不同,但同样作为资金管理部门,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还是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

四、区块链应用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即非万能钥匙,亦非无懈可击。目前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

一是法律效力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信息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能够取代信用主体,比如电子证据是否能够作为合法证据采用,这些都还需要法律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二是数据的隐私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特性为人们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某些个人数据的公开,涉及隐私保护问题。共享和隐私本来就是矛盾的,如何找到平衡点,提供便利的同时做到隐私的合理保护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三是数据的真实性问题。虽然区块链上的数据无法篡改,但并不代表就完全没有虚假的可能。因为信息是人工链外录入的,造假可以在链外,如果最初上链的数据就是虚假的,机器系统是无法识别的。这还需要法律、制度来约束和监管。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落地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进行探索。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具有了很好的条件,因为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优质的网络基础设施,一旦区块链技术落地成功,普及起来会非常快。